作為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成員、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重要成員,安徽滁州市自古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之稱,區位優勢突出。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和國家江北新區的建設,寧滁兩地由過江牽手變為擁江合作。交通互聯、產業互補、政策相融……同城化步伐加快推動著區域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一體化布局,大包干發源地安徽滁州站到了發展的風口。
記者 王菲 攝
借腦引智 比翼“大江北”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大江北時代的機遇挑戰,我們怎么看”“融入大江北,我們怎么干”……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滁州市審時度勢,將無縫等高對接南京江北新區建設作為搶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機遇的戰略布局。從去年10月下旬到11月底,滁州在全市范圍掀起了一場“對接大江北,建設新滁城”的頭腦風暴。同時,組織干部到江北新區對口部門掛職學習鍛煉。領導帶頭、聯系實際、開門納諫,滁州市下大力氣統一干部隊伍的認識水平,彌補工作短板。
謀定而后動。
按照“市場主導、政府推動”思路,滁州積極與蘇浙滬地區在產學研全方位開展區域合作,促進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的一體化布局。
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風口,位于滁州東南部的蘇滁產業園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利用蘇州工業園區品牌影響力,蘇滁現代產業園圍繞園區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汽車及裝備制造、營養健康四大主導產業,積極培育發展蘇州、南京主導產業上下游配套產業,建立產業鏈條上下游聯動機制,促進產業組團式承接和集群式發展。
按照“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的思路,蘇滁現代產業園全面引進蘇州工業園區鄰里中心、城市物業、地理信息、人力資源四大核心管理品牌,實現管理服務無縫對接。2018年1-10月份,園區簽約引進項目45個,其中來自蘇浙滬地區企業接近50%。
借梯登高 “有中生新”促轉型
“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實施對我們企業發展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利好。滁州與南京的同城化越來越深入,大江北新區有包括臺積電在內的眾多集成電路企業,我們專注封測業務,區域內的產業鏈分工協作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發展空間?!遍L電科技滁州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吳靖宇告訴記者。
信息化與高端制造業深度融合帶來企業管理的高效和集約。在長電科技滁州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全封閉的恒溫恒濕車間內,高度智能化的流水線作業基本取代了人工操作?!澳壳爸挥猩舷铝?、質量檢測等少數環節需要人工參與,智能化車間里一個人管理12個‘機器人’綽綽有余?!眳蔷赣钫f。
寧滁擁江合作給企業的發展帶來長足利好。據悉,目前長電科技滁州有限公司年銷售額近15億元,年上繳稅收1億元以上。
作為國內首家半導體封測上市企業,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手筆在滁州投資21.5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正是滁州融入長三角區域產業協同分工,實現產業升級轉型的生動寫照。
依托區位優勢,對接江北新區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三大千億級產業以及新金融產業,滁州市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推進以蘇滁現代產業園、滁州經開區原創科技城、滁州高教科創城、汊河水岸科技新城“一園三城”為主體的國家級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在一體化分工協作中實施錯位發展。
區域分工協作推動傳統產業“有中生新”,新興產業“無中生有”。在滁州,智能家電、裝備制造、新能源等支柱產業快速集聚成長,推動地方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綠色發展 生態屏障惠民生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在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對接“大江北”的過程中,滁州市堅持綠色發展,用綠色底蘊涵養古城氣質,打造長三角生態屏障。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筆下的《醉翁亭記》描繪的滁州瑯琊山,如今是首批被林業部確定的國家森林公園,也是長三角居民休閑旅游、尋古探幽的度假勝地。
初冬時節,記者看到,瑯琊山內茂林修竹綠意蔥蘢,醉翁亭下古讓泉潺潺流淌,瑩澈透明。景區負責人指著泉水告訴記者,不少晨練的市民健身時順便帶著杯子取讓泉水直接飲用。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歷史上的瑯琊山周邊地區曾一度因附近農戶增加、生活污水排放、山體開采等影響,生態環境不容樂觀。
滁州市政府從城市的長遠發展考量,果斷采取措施,對生態環境開展綜合整治。推行三級林長制、湖長制、嚴禁濫采亂伐、治理水系污染、推行循環經濟……如今的瑯琊山實現了山清、河暢、景美的良好生態景觀。
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生態管理保護機制,讓滁州的山、水、林、田、湖形成共融共生的有機生態體,成為長三角區域的生態屏障。
綠色發展釋放生態紅利。2018年前三季度滁州市生產總值達1296.6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居全省第2位。
?